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,具有镇静、抗炎、抗菌、抗糖尿病、抗溃疡、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。近年来发现它具有抗致癌、抗促癌、 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,极有可能成为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。另外,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功能,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。
含量测定:
(1)色谱条件:硅胶G薄层板;环己烷-氯fang-乙suan乙酯(20:5:8)为展开剂,上行展开;展距12~18cm;5%硫酸乙醇溶液,110℃加热5min显色。
(2)对照品溶液的配制: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适量,加无水乙醇:乙醇(3:2)的混合溶液制成每毫升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
(3)样品溶液的制备:精密称取栀子粉碎样品20g (炒栀子按得率折合后称取),置索氏提取器内,加yi醚300ml回流提取至无色,回收溶剂至干,残留物加石油醚浸泡2次,每次15ml,约浸泡2min,倾去石油醚,用无水乙醇-yi醚(2:3)混合液微热使溶解并定容于5ml量瓶中,作为样品溶液。
(4)测定:准确吸取样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2μl,点于同一薄层板上。按上述色谱条件展开,显色。照薄层扫描法扫描,λS=520nm,λR=700nm;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;SX=3.0;狭缝:1.20mm×1.2mm;纸速:20mm/min。测得样品及对照品的吸收度积分值,计算熊果酸含量。
α-熊果苷能修复肌肤因紫外线引起的损伤,唤回肌肤的透明感,不易被皮肤表面的β-葡萄糖苷酶分解,效果约为β-熊果苷的10倍,能长时间停留在肌肤的每个角落,持续保护肌肤不受伤害。黑色素是形成肌肤暗沉的原因,α-熊果苷能迅速渗透至皮肤深处,抑制存在于角质层深处的色素母细胞内的酪氨酸酶的活性。并在皮肤表层形成双重效果,抑制黑色素的生成。
主要作用:
1、医药上用作利尿剂、泌尿系统抗感染药,也用作彩色摄影显影稳定剂,在化妆品中用于增白、祛斑、护发等
2、一种糖基化的氢醌,用于研究褪黑素生物合成和作为识别、区分和鉴定酪氨酸酶的抑制剂。